本網包頭9月1日電(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格日勒圖 通訊員 李超)記者從北重集團獲悉,近日,該集團特鋼事業部在高氮無磁不銹鋼研發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開發的高氮無磁奧氏體不銹鋼產品,氮含量超0.85%。這一突破填補了國內常壓熔煉高氮不銹鋼領域的技術空白。
北重集團特鋼事業部與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度技術合作,聯合攻克了常壓下高氮含量合金工程化冶煉的世界性技術瓶頸。該技術采用氮元素替代稀缺貴重的鎳元素,在無需高壓設備的前提下,實現了氮含量0.85%以上的高氮無磁不銹鋼穩定生產,生產過程安全性更高,且可工業化量產。
據了解,此次研發的高氮無磁不銹鋼綜合性能優異,強度遠超傳統奧氏體不銹鋼,耐腐蝕性突出,尤其在海水等復雜環境中表現穩定,同時在冷加工變形后強度大幅提升仍能保持良好韌性,可制備管、板、棒材,充分滿足國防軍工、海工裝備、化工設備等高端領域對材料的嚴苛要求。
在發展價值與經濟價值方面,該技術成果意義顯著。經濟價值上,以氮替代稀缺鎳資源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常壓冶煉工藝簡化流程、降低設備成本,相比加壓冶煉工藝更具安全性。同時,材料良好的耐磨耐腐蝕性會延長關鍵部件壽命,為下游用戶減少維護成本,實現應用端降本增效。發展價值上,該類產品可推廣應用于深海裝備、艦船等關鍵領域,有效助力我國擺脫高端材料“卡脖子”困境。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科技帶頭人、北重集團該項目負責人胡永平表示,此次技術突破不僅為我國特種鋼材產業升級提供了核心支撐,更將助力海洋強國、制造強國建設的國家戰略落地,未來有望形成以高氮合金為核心的產業鏈集群,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與高端制造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