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承德到內蒙古滿洲里,跨越千里的距離,西部志愿者胡海楠將青春的足跡印在了滿洲里市興華街道湖北社區的土地上。作為一名遠離家鄉的青年志愿者,他在基層崗位上默默耕耘,用實干與熱忱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從承德到滿洲里,地理上的距離沒有動搖我服務基層的決心,反而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小崗位’連著‘大民生’”。胡海楠坦言,初到社區時,陌生的環境和繁雜的工作曾讓他有些手足無措,但居民們的熱情與期待讓他很快融入了這里。無論是走訪困難群眾,耐心傾聽他們的生活難題并積極奔走解決,還是策劃組織文化活動,讓社區充滿歡聲笑語,亦或是參與社區治理,調解鄰里糾紛、改善居住環境,他都傾注了全部精力。在他看來,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件件關乎居民的獲得感,容不得絲毫懈怠。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回信內容讓胡海楠備受觸動,“青年不僅要有理想,更要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實干傳遞溫度”這句話成為他工作的座右銘。在湖北社區的日子里,胡海楠逐漸明晰了自己的角色——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執行者,要把惠民政策精準送到每一戶居民家中;也是群眾心聲的“第一線”傾聽者,要把社區里的所思所盼及時反饋。他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把社區當作“第二故鄉”,把居民當作“家人”,用心用情對待每一項工作。
談及未來,胡海楠眼神堅定:“我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繼續做好社區‘螺絲釘’,以‘強國有我’的信念扎根社區,讓青春在西部大地綻放絢麗之花。”這位年輕的西部計劃志愿者,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青春的意義,在服務群眾的實踐中揮灑汗水,為社區的發展貢獻著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