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市醫院,第一個接觸的醫生是你,是你電話溝通聯系我住進了醫院。經各科室醫師的會診,進入了救治階段。我這次主要是看手關節疼,可是在你的指點下,其他的病也在治療中。感謝你的指點,你是一個有品德的好醫師,我今年71歲,軍人出身,非常看好熱愛事業的年輕人,加油。”這是今年8月12日,患者耿合章寫給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骨運動醫學科吳啟平的感謝信。
“患者的肯定是我最大的動力!”吳啟平動情地說。
如果說,醫術是醫者的“硬本領”,決定著診療的精度,那么醫德醫風,便是醫者的“軟實力”,承載著患者的信任與行業的溫度。
內蒙古始終把醫療機構醫德醫風問題擺在醫療事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今年以來,按照自治區黨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統一部署和要求,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在全區醫療衛生機構部署開展集中整治醫德醫風有關問題,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把推進集中整治醫德醫風有關問題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將作風建設與醫療服務質量提升深度融合,多措并舉,狠抓落實,有力有序推進集中整治工作扎實開展。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成立集中整治醫德醫風領導小組,制定印發實施方案,進行全面動員部署,扎實推動集中整治走深走實。醫療衛生機構各級黨組織通過舉辦讀書班、專題學習、專題研討、警示教育等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關于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論述、醫務人員職業道德準則、廉潔從業九項準則等內容,夯實思想政治基礎。
各醫療機構對照“堅定政治方向,愛國遵紀守法;黨風引領行風,落實監管責任;弘揚崇高精神,彰顯責任擔當;愛崗敬業鉆研,恪守倫理規范;堅持作風正派,共建和諧關系;堅守誠信原則,踐行廉潔自律;保護患者隱私,防范信息外泄”等7個方面重點,深入檢視問題,深入開展集中整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堅持開門教育,公開征求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通過剖析問題,查找短板漏洞,加強制度建設,推動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實現醫德醫風建設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孩子做治療哭鬧不止,醫生護士都溫柔地幫著安慰,從門診大樓的問詢指引,到診室內醫生專業盡心的治療,再到護士細心、耐心的處置……醫護人員德技并重,讓我們看病很舒心。”內蒙古婦幼保健院內,患兒家屬李女士說。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將繼續加強對醫德醫風集中整治工作的組織推動,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對各地、各醫療機構的集中整治工作進行針對性指導,推動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實,讓醫療服務更有溫度。醫療行業的風清氣正必將為“健康內蒙古”建設注入更強動能。(草原云·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