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帶著泥土的濕潤和果蔬的清甜,拂過鄉村田野,漫過連片的溫室大棚,放眼望去,整個鄉村沃野間涌動著別樣的活力:藤蔓間,果實悄悄膨大的細微聲響藏不住;大棚里,游客采摘時的爽朗笑聲傳得遠;菜地里,菜農們忙著分揀打包的身影穿梭不停——每一寸土地都透著蓬勃的生機。
近年來,集寧區以農業為基、旅游為橋,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讓田間地頭不僅結出豐收果,更成為了市民樂享田園的好去處。
在白海子鎮六蘇木村蒙地樂大棚有機種植基地里,一排排現代化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棚內,修長飽滿的有機荷蘭瓜掛滿藤蔓,農戶們忙著采摘、分揀,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這些由內蒙古蒙地樂有機農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大棚,通過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實現了蔬菜的綠色、高效種植。“我們整體規劃了350畝大棚,目前160畝已建成投產。棚內種植的有機荷蘭瓜、有機大黃瓜等品種,均嚴格遵循有機生產標準,已通過權威機構認證。”內蒙古蒙地樂有機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賀介紹道,“現在每天能產出一萬多公斤新鮮果蔬,大多發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很受歡迎。”
大棚采摘項目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體驗,他們穿梭在田壟之間,或仔細挑選果蔬,或體驗采摘樂趣,不時有對蔬果品質的稱贊聲傳來,大棚里四處洋溢著輕松愜意的氛圍。
“早就聽鄰居說這兒的蔬菜是無公害種植,今天就和他們一起來體驗一下采摘的樂趣。這里的蔬菜新鮮又好吃,特別棒。”市民覃太平手里拎著剛摘的果蔬,笑著告訴記者,“下次一定要帶家人再來。”
在王賀看來,大棚的價值不止于“產”,更在于“融”。“我們同步發展了采摘項目,還計劃完善親子采摘和家庭體驗區,之后會結合研學教育,讓更多人在親手勞作中了解有機種植,親近自然。”王賀解釋道。
從大棚里的豐收喜悅,到田壟間的歡聲笑語,集寧區正以大棚為紐帶,讓農業的“本味”與旅游的“趣味”碰撞出別樣火花。在這里,新鮮果蔬既是遠銷各地的優質商品,也是吸引市民走進田園的“邀請函”。當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市民的周末越來越有滋味,農文旅的深度融合讓這片土地上“農有奔頭、文有韻味、旅有體驗”的鄉村新圖景愈發鮮活。
(高蓉 諸葛瑞雪 張昱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