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第五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上,以“蒼天般的阿拉善”為主題的阿拉善綜合館成為人氣高地,這座融合“沙漠、胡楊、航天、駱駝、巖畫、奇石”六大文化IP的展館,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沉浸式體驗阿拉善的獨特魅力。

步入阿拉善綜合館,時空隧道產業沉浸式互動展區通過科技賦能,創新運用聲光電融合技術,將阿拉善壯美的自然景觀與蓬勃的產業發展脈絡生動立體地呈現出來,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于廣袤的沙漠綠洲與現代化的航天基地之間,直觀觸摸到阿拉善發展的“綠色底氣”。作為全國風光資源富集地區,阿拉善正聚力建設全國重要清潔能源大基地,其蘊含的巨大能源潛力備受矚目。
在特色地標打卡區,精準還原的額濟納胡楊林、騰格里沙漠等阿拉善標志性場景深深吸引了游客目光,大家紛紛拍照留念,定格美好瞬間。

特色工業與產業展銷區里,人頭攢動,一片歡聲笑語。策克口岸作為中蒙重要貿易通道,年過貨量超2000萬噸,充分彰顯了其在區域貿易中的重要作用;烏力吉口岸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關鍵節點,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備受各方期待;阿拉善高新區“世界鈉都”“世界靛藍之都”的響亮名頭,更是直觀體現了阿拉善在特色工業領域的硬實力,讓游客對阿拉善產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作為“中國觀賞石之城”,阿拉善的奇石憑借獨特的形態與紋理,格外引人喜愛,不少游客在觀賞后說:“這些奇石特別漂亮,原來內蒙古還盛產這么優質的奇石。”
展館內,“中國駱駝之鄉”的文化底蘊彌漫其間,30余款設計精美、質感優良的駝絨服飾配飾和20余款營養豐富的駝奶系列產品,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咨詢、選購。游客趙鵬告訴記者:“阿拉善展館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駱駝元素特別豐富,從駝絨制品到駝奶產品一應俱全,不愧是‘中國駱駝之鄉’,我想多買一些特產帶回去分享給家人。”

阿拉善“中國肉蓯蓉之鄉”的金字招牌在展區內同樣亮眼。目前,阿拉善肉蓯蓉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以上,151.3萬畝的肉蓯蓉種植基地不僅為產業發展筑牢根基,更帶動當地3萬名農牧民實現穩定增收。
游客白雪在肉蓯蓉產品展臺前仔細挑選,她說:“一直聽說肉蓯蓉是很好的保健品,這次在博覽會上看到這么多優質的阿拉善肉蓯蓉產品,想買些給家人調理身體。”
“阿拉善禮物”展區陳列的雄風駱駝擺件、地域特色冰箱貼等文創產品,因蘊含濃郁的阿拉善地域文化元素,也成為游客選購的熱門商品。

阿拉善綜合館如同一扇明亮的窗口,讓八方賓朋清晰看到這片“五彩斑斕之地”的蓬勃活力與無限潛力。阿拉善盟文創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姚琨表示,自開館以來,阿拉善綜合館始終保持著高人氣,受到廣大游客和參展商的青睞。“我們要借助這次中蒙博覽會的契機,積極搭建交流合作橋梁,把更多優質的阿拉善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讓‘蒼天般的阿拉善’系列IP影響力越來越大、知名度越來越響亮,為繪就更多區域合作新篇章注入動力。”

(包云峰 鄔力吉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