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面對近期強降雨天氣的嚴峻考驗,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充分發揮統籌協調和指揮調度作用,高效組織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響應、協同作戰,作為指揮部辦公室所在單位,市應急管理局在預警發布、應急響應啟動、搶險救援等各環節全程參與協調,共同筑起守護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
自收到氣象預警后,全市應急管理體系迅速激活。市自然資源局由分管領導帶隊赴重點區域開展地質災害防范督導,要求相關景區關停,提前規避風險。與此同時,市通管辦積極協調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組織各運營商于26日前向公眾發送強降雨預警短信累計超614萬條,為公眾避險提供了重要指引。
應急響應啟動后,各部門人員力量迅速到位。包頭水文水資源分中心派出31名技術人員,分赴8處水文站、1處水位站及1處冰情試驗站執行駐守監測任務,市住建局要求所有在建項目于26日下午全部停工,全系統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
針對城區內澇風險,市城管局牽頭組織召開防汛排澇工作視頻會議,會后就對全市15座雨水泵站進行全面檢修,并向易澇的橋洞、低洼路段預置沙袋、擋水板等物資。26日降雨開始后,市區兩級應急隊伍累計出動搶險人員300余人次、車輛70臺次,全力保障排水暢通。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整體協調下,市交通局同步投入23支應急隊伍,堅持雨中巡查1600多公里公路,并對存在洪水、塌方風險的5條道路實施雙向交通管控,設立7個24小時值守點確保通行安全。市水務集團也及時調動防汛車輛30臺次,部署65名防汛人員值守各廠站及積水點,保障排水設施正常運行。
險情發生后,各部門快速響應。市自然資源局在接到土右旗新生路項目區發生險情的報告后,第一時間由分管領導帶隊趕赴現場指導研判并控制險情,隨后又對其他隱患點展開排查。通信保障方面,在土右旗雙龍等重點區域,應急通信力量及時開通3處基站及3輛應急通信車。
此次應對強降雨過程,充分體現了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全市各部門聯防聯控、高效協同的強大合力,共同構筑了一道堅實的防汛安全網,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災害損失,守護了城市的平穩運行。 (梁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