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松V領,絞花針織,保暖舒適……最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旗下文創品牌推出的“魯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火了,不僅莫言、趙冬梅、馬未都等名家學者曬出同款穿搭,很多年輕人也爭相購買。
一件背心仿佛穿越百年時光,讓文學巨匠變得更加可親可感。1926年秋天,許廣平為魯迅親手編織了一件紫色背心,從廣州寄到上海。在魯迅與許廣平的往來書信合集《兩地書》中,許廣平寫道:“今天放假休息,早上無事,仍在寢室里繼續編織……”收到背心后,魯迅立刻穿上還不忘“炫耀”,“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這樣就可以過冬,無須棉袍了。”這款背心可謂魯迅的經典造型之一。當年,魯迅上課、會友、伏案寫作時的穿搭,在“時尚輪回”中成了今天年輕人的“疊穿爆品”。這一刻,我們在嚴肅深邃之外,與大先生有了更生活化的共鳴,也在溫情細節中接近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
無論是毛背心成為時尚單品,還是讀者們通過文獻資料“考古”魯迅的生活趣事,本質上,都是魯迅的影響力以各種形式從歷史映照當下。課本里那句“全文背誦”,曾讓多少孩子在懵懂中初識,筆亦可為刃,能剖析社會、刺破黑暗;而當我們長大后或許會更加理解,先生文字里反抗絕望的理想信念、義無反顧的堅定吶喊。“從來如此,便對嗎?”“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振聾發聵的金句、鋒芒犀利的筆墨,今天依舊讓年輕人拍案深思,潛移默化影響著許多人的人生態度。
除了魯迅的形象及名篇金句,近年來,不少以文學為素材的“復古風”文創都很暢銷。印有“新青年”字樣的帆布包,裝在信封里的蔡元培家訓,朱自清“背影”主題藏書票……這些文創不僅是重溫經典、傳承文化的紀念品,更成為年輕人表達自我、尋找認同的新方式。事實也證明,最共通的“審美”是內涵。名家名言、經典作品中承載諸多思想智慧,其實也可以有更具象、更接地氣的表達。觀照歷史細節,貼近當下生活,相信會有更多如“毛背心”一樣的創意產品,在輕松中織就傳統文化的厚度。
有網友調侃,毛背心可是文豪的戰袍,穿上秒變“人間清醒文學青年”。期待這樣的時空對話再多一些,讓文學、文化從舊時光里走出來,滋養我們的精神、豐盈我們的生活。(關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