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杭錦旗騎師扎斯格圖在賽駱駝5400米比賽中一舉奪魁。這一勝利,不僅彰顯了杭錦旗駱駝養殖的卓越成就,更為駝奶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駱駝,被譽為“沙漠之舟”,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艱苦生存,這種堅韌不拔、勇于擔當的品質,正是杭錦旗各族人民不畏艱難險阻、敢于拼搏奮斗的真實寫照。無論面對防治荒漠化的艱難險阻,還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挑戰,杭錦旗各族兒女始終團結一心、守望相助,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勇氣共同守護著幸福家園。
在伊和烏素蘇木巴音孟和嘎查,300多峰駱駝在廣袤沙海中覓食,它們是當地牧民的“寶貝疙瘩”。牧民阿拉騰布拉格曾因傳統養殖方式收入微薄。但他沒有放棄,在黨的好政策支持下,主動學習科學養殖技術,駱駝成活率逐年提高,產奶量日益增加,年收入穩定提升。他感慨地說:“以前養駱駝憑經驗,現在靠技術,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這都得益于黨的好政策和各族兄弟姐妹的互幫互助。”阿拉騰布拉格的故事正是新時代杭錦旗各族人民攜手奮進的生動縮影。
杭錦旗立足區域特色,全力推動駝奶產業發展,在伊和烏素蘇木布局駝奶廠,推動駝奶產業高質量發展。該項目的實施,為杭錦旗駝奶產業注入了新活力,推動了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邁進,同時為當地牧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機會,提升了駝奶養殖戶的經濟收入。內蒙古恩亙蘇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其勞向筆者介紹說:“通過現代化的生產和加工技術,將駝奶轉化為高品質產品推向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了健康營養的選擇。在此基礎上,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駱駝文化內涵豐富而深邃,是杭錦旗各民族群眾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母駝圣火祭祀是這里的傳統節日,牧民們在每年農歷二月十一都會祈福,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生活越來越好,牛、馬、駱駝等牲畜能夠繁衍生息。”呼和木獨鎮查汗淖爾嘎查牧民哈斯森布爾說。母駝圣火祭祀是杭錦旗傳承至今的傳統文化,2015年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母駝圣火祭祀蘊含著人與自然、人與家畜和諧相處,知恩圖報、與人為善、善待環境、崇尚自然的樸素道理。 與此同時,杭錦旗還舉辦夏季村晚、草原那達慕和農產品展示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和商家關注。這不僅增強了各族群眾的文化認同感,也為駝奶產業開拓市場創造了良好條件。各類文化節上,各族群眾身著傳統服飾,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新鮮的駝奶制品,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故事。
駱駝身上折射出團結奮斗、不畏艱難的精神深深扎根于杭錦旗各族人民心中,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彰顯。面對沙漠化威脅,各族干部群眾攜手開展生態治理,植樹種草、改良土壤,用辛勤汗水和頑強毅力在沙漠邊緣筑起一道道綠色屏障。 堅韌與團結,是杭錦旗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鑄就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杭錦人在面對困難時永不言棄,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攜手同行。駱駝的足跡,深深印刻在這片土地上,也深深印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它見證了過去的努力,支撐著現在的奮斗,也將繼續引領杭錦旗各族人民朝著更加美好的生活穩步邁進。